群众新闻: 宝鸡峡塬上引渭工程通水50载 灌溉面积1.79亿亩次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

群众新闻: 宝鸡峡塬上引渭工程通水50载 灌溉面积1.79亿亩次

时间: 2021-07-15 16:54 来源: 群众新闻

      7月15日,在宝鸡峡塬上引渭工程大坝下,上百名昔日见证者、建设者和如今守护者共同庆祝宝鸡峡塬上引渭工程通水运行整整50年。

      宝鸡峡是集灌溉排水、防洪度汛、输水供水、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灌区西起渭河宝鸡峡口,东到泾河河畔,南临渭水,北抵渭北高原腹地,服务宝鸡、杨凌、咸阳、西安4市区14个县(市、区)的296.56万亩农田的抗旱灌溉、水灾害防御和生态文明建设。

      灌区有总干渠,干渠,支渠,退水渠107条,长1161.5㎞,有抽水站22座、发电站4座,有中型水库6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有渡槽、隧洞、机闸骨干建筑物5483多座,形成了一个两处枢纽、引抽并举、渠库结合、长距输水、水工门类齐全的大型水利体系,是陕西省第一大灌区,位列全国十大灌区.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陕西水利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在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下,宝鸡峡引渭工程1958年10月破土修建,1969年春全面复工,灌区数十万群众组成的水利建设大军,发扬敢为人先、勇创奇迹的精神,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情怀和顽强毅力,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徒步测量、手工计算,镐挖锨铲修建堤岸,绳索木棍搭设支架,自制炸药开山凿沟,双手搅拌筑坝衬渠,硬是在外国专家认定的“水利禁地”、非黄金不可打造的“98公里”滑坡体上铸成了世界罕见的“人工悬河”;用卷扬机压卷钢板的“土”技术,建成了横卧高坡深沟、时称亚洲之最的韦水倒虹;架设了横跨漆水河河谷、天錾变通途的省际最大渡槽;修成了横贯关中西部、联通渭北高原水网、人称“小渭河”的220公里的塬上主干渠;打破了大坝上不能建渠道的禁忌,“长藤结瓜式”的建成了一处处渠库结合工程。

      在几经开工、停工、开工历时13年,终于1971年7月15日建成通水,实现了渭水滚滚上高塬的宏大愿望,铸起了陕西水利史上的又一座丰碑,创造了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又一奇迹,这是陕西水利发展史上的又一伟大创举!宝鸡峡引渭灌区的建成,结束了关中渭北高塬十年九旱、空旷荒凉、缺吃少穿的历史。50年来,宝鸡峡灌区粮食亩产由开灌前的300多斤,提高到目前的1100多斤,灌区以占全省1/18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全省1/4的粮食。宝鸡峡引用灌溉水量12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79亿亩次,年均惠及人口150多万,累计生产粮食137.5亿公斤,成为陕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誉为“三秦第一大粮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峡灌区坚定遵循“十六字”治水工作方针,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敢闯敢干精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了新时期的振兴之路,奋力书写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精彩华章。创新思维,制定实施了“三主一辅,四缸驱动”战略布局,振兴农灌用水第一主业、提升水力发电第二主业、拓展城市供水第三主业、做强内部企业辅助产业,实现主辅产业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生态水利现代化、节水灌溉现代化、信息运用现代化、灌区管理现代化”“五个现代化”灌区建设发展目标;深化水价改革,服务灌区三农发展,强化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深入推行“节水灌溉,减负扩面”工作方针,减轻农户用水负担,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近五年累计农灌供水12.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764.3万亩次、生产粮食56.5亿公斤,为推动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坚持补短板、强监管,抢抓机遇争取政策支持和上级“外资”扶持、补齐补强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加力建设“数字宝鸡峡”、推行“灌区智慧政务”、加快了灌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了水工程管护设施划界确权工作、严格水利岸线管控、确保水工程权益,近五年完成各类项目建设投资9.8亿元,为灌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保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灌区“河长制湖长制”,大力开展河湖渠库“清四乱”“治三乱”,加快以南干渠为代表的干支渠修复,着力构筑横穿东西、纵跨南北的水系联通网络,中断引水18年的渭惠渠已经恢复通水。灌区水环境、水质量、水生态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挥长距离、跨区域、联通联控联调水网体系优势,持续调泄生态水70多亿立方米,维护了渭河、千河、漆水河、泔河等水流源源不断、汤汤长流,使灌区绿波荡漾、灵气涌动。担当作为,开辟城乡供水新天地,积极培育供水产业增长极,城市供水有序拓展,2017年实现了向咸阳双照湖生态供水;

      赓续奋斗五十年,砥砺前行半世纪。回望宝鸡峡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宝鸡峡灌区的发展史,是一部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奠基灌区经济发展的创业史,是一部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致力灌区水利事业的柔性治水史,是一部保障粮食安全、致力防洪减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奉献史,更是一部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倾心尽力推动乡村振兴、满足灌区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奋斗史。

      群众新闻: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amucsite//pad/index.html?id=9137888&site=4#/detail/9137888?site=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公安机关备案号: 61010202000160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