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水保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水保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水保资讯
延安市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退耕还林保生态 治沟造地惠民生
  来源:水土保持治理处   发布时间:2020-11-17 11:18:38  
       为统筹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粮食安全、脱贫攻坚等问题,延安市探索实践了“退耕还林保生态,治沟造地惠民生”的综合治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延安市紧紧围绕“保生态、增良田、惠民生”这一主题,在山上封山禁牧、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在山下将土地整治与小流域治理结合起来,对山川地貌进行了系统修复和综合整治,并通过不断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进一步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提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昔日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出现了大地基色由黄变绿、人由穷变富的沧桑巨变,探索形成了一条黄土高原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之路。
       2011年1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延安的治沟造地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治沟造地是延安市的一项新举措,对于在黄土高原地区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村,站在40年前他带领群众修建的淤地坝上时,他进一步指出,淤地坝是流域综合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要因地制宜推行。为此,延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出了一条黄土高原系统修复生态的延安之路。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境内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曾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全市有长度500米以上沟道4.4万条,1公里以上沟道2.09万条,黄土丘陵沟壑区占到全市土地面积的39%。20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77.8%,森林覆盖率不到30%,且耕地分布零散,坡耕地比重较大,绝大多数为中低产田,粮食产量低,农民增收乏力,亟须通过退耕还林和治沟造地来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和耕地立地条件,以不断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群众生活水平。
       1999年以来,延安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方针,实施了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使植被覆盖率逐年上升,山川大地基色开始由黄转绿。然而,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之后,延安的耕地保有量减少了一半多,新情况、新问题很快摆在了面前。国家给予8年的钱粮补贴结束后,群众靠什么增收?农民的吃饭问题又怎么解决?退耕还林的阶段性成果又如何巩固?
       针对大规模退耕还林带来的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2013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延安市率先实施了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探索出了“退耕还林保生态,治沟造地惠民生”的生态保护修复模式,实现了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为探索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成功案例。经过20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延安全市累计退耕还林还草1077.5万亩,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46.35%提高到2019年的81.3%,森林覆盖率由不到30%达到53.1%,年均降雨量增加了100毫米。此外,延安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8%,入黄泥沙由退耕还林前每年的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达88%,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9000吨降为1077吨、降幅达88%,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使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重披绿装,山川大地初步实现了由黄转绿的历史性巨变,成为中国及世界短期内生态修复的成功范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为,延安退耕还林是全国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延安样本”。 
 
在山上采取生物措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植被,保护生态
 
       全面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促进自然修复。1999年,延安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的号召,出台了《封山禁牧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市范围内严格推行封山禁牧,促进生态自然修复。同时,延安市积极推行舍饲养畜,通过制定政策扶持农民建设圈舍、人工种草和饲草加工,不断调整畜群和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了以养猪为主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实现了“牛羊下山进圈”,减少了牲畜对植被的破坏,从而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延安市坚持退耕还林、造林种草,不断增加林草覆盖率。遵循“三先退”原则,即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先退、人均达到2.5亩永久基本农田的地方先退、致富产业形成规模效益的地方先退。同时,统筹规划,系统治理,将梁峁沟坡洼统一规划,实现了山水田林沟的综合治理。通过造林和种草结合、人工营造和自然封育结合,使林草覆盖率逐年增加,不断提高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程度和水土保持能力。
       延安市坚持发展特色产业,转变生产方式,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延安市提出了“以退耕还林、建设生态环境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的思路,相继出台了《延安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暂行办法》《延安市创建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规划纲要》。此外,延安市还积极培植特色产业,逐步转变生产方式,立足实际,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果、草畜、棚栽等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了生产方式由以粮为主向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的转变,变过去由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粗放式的经营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产业化方向转型,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对种粮增收的依赖,避免了“因穷而垦、因穷而牧”,有效巩固了退耕还林阶段性成果。
       在山下采取工程措施,打坝淤地、治沟造地,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提高了耕地质量。
       延安市通过打坝淤地、削坡填沟等工程措施,增加了耕地数量,实现了向沟道要土地、要粮食。要稳住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必须让农民拥有足够的“口粮田”,确保农村人口人均2亩高标准农田,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为此,延安市坚持大搞基本农田建设,在总结子长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治沟造地的重要决策。2011年,陕西省政府将子长县、延川县和宝塔区确定为全省治沟造地试点县区,并推广到延安市的其他8个县。通过大规模治沟造地工程建设,延安市新增耕地10万余亩,扩大了耕地面积,为保障农民吃饭问题奠定了基础。
       延安市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了耕地质量,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配合退耕还林政策,延安市通过深入开展修复整治型、配套完善型、开发补充型、综合整治型这四种类型的沟道整治,实施了拦洪坝淤地坝骨干水利工程、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及其他工程措施,修复整治了冲垮、废弃坝地和川道地,建设了田、坝、渠、路、林等基础设施,完善了田间灌排沟渠、小型集雨蓄水设施和道路等基本生产条件,并采取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措施,累计新建或改造基本口粮田210万亩,完成治沟造地50.96万亩,使全市农民人均基本口粮田达到2亩以上,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能力大为提升。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延安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植特色主导产业。大力推进“43158”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即400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300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100万亩干果基地、5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800万头家畜养殖基地,推进农村经济逐步向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和现代化农业转变。同时,大力发展药材、食用菌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目前,经济林果、棚栽、舍饲养殖已成为延安市的三大农业主导产业,特别是苹果产业遍布全市13个县(市、区),已经成为延安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支撑。
       延安市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积极创造农业机械作业条件,将整治好的耕地流转给企业和合作社,同时发展现代农业,使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增加务工收入。此外,延安市还加大了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延安市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减少对生态的人为破坏。通过将退耕还林、治沟造地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小城镇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坚持“就镇、就路、就近”的原则,把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的农户,逐步搬迁到“有田、有水、有路”的地方居住,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为了防止农民因取暖、做饭问题上山砍伐林草造成对植被的人为破坏,延安市在有条件的移民搬迁点还通上了天然气,并帮助搬迁户尽快形成致富产业,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延安通过促进土地流转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现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蔬果大棚、规模养殖和生态旅游等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变了过去以粮为主的生产方式,成功跳出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恶性循环怪圈,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证了延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打 印] [关闭]
 
热点信息
陕西水土保持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备案编号: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39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0202000160
地址: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710004  电话:029-61835268  邮 箱: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