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陕西省水利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延河寻古

来源:张发民      发布时间:2018-05-07     
    提起革命圣地延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是延安的具体形象。延河也因之被誉为“中国革命母亲河”。但谈到延河的历史,多数人可能就知之较少了。
    延河,“源自榆林市靖边县境天赐湾乡渠树湾村白于山东面之高峁山东南麓,西北向东南流,河流绕安塞县城西南,在延安宝塔山下会南川(河),折向东北,过甘谷驿再折向东南,从延长县南河沟凉水岸附近汇入黄河”(《陕西省志•水利志》(1997年))。干流全长286.9公里,流域面积7687平方公里,是延安市第二大河流,黄河的一级支流。
    延河见证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形成
    延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我们无从考究。可以肯定的是,延河的形成一定与黄土高原的形成、与陕北丘陵沟壑区的形成密不可分。
    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大多数地质学家普遍认同“风成说”。据说,约在6000多万年以前,黄土高原区域还是一片汪洋湖泊,但随着地球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亚欧板块被不断抬升、隆起,湖泊面积就逐渐缩小。在300多万年以前,陕北仍是雨水丰沛、林草茂密的地方,各种野生动植物遵循着自然界的法规繁衍生息。大约从二三百万年前开始,西北地区地壳不断上升,干燥气候区域不断扩大,广泛分布在新疆、内蒙、宁夏一带地表的砂岩、粉砂岩不断热胀冷缩,逐渐碎裂成大大小小的石块、砂子和泥,冬季在风力作用下由西北向东南漂移,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细土则如今天所见的“沙尘暴”,纷纷向东南吹移,遇秦岭阻拦风力减弱,这些“风尘”便降落下来,逐渐堆积、越来越厚,便形成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颗粒细,一层一层堆积起来是比较松散的,而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雨量大,在雨水的冲刷下,便形成一条条冲沟,这些沟越冲越深、越冲越长,便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支离破碎、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沟地貌特征,延河便是这“千沟万壑”中较长的一条。因此说,延河见证了黄土高原的形成,也助推了丘陵沟壑地貌的形成。
    延河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期冀
    陕北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足500毫米,且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虽然沟壑纵横,但大多数常年都是干沟,只有少数沟道有流量很小的水,而且有些还是时有时无。延河从发源地出发,一路蜿蜒东南行,途中广纳杏子河、西川河、小川河、南川河、小沟河等河水,涓涓细流终成“滚滚延河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农业的命脉。先民们“逐水而居”,延河就是生活于两岸人民的“母亲河”。古时,延河有多个称谓。《山海经•西次四经》中称之“区水”,《水经注》“世谓之清水”,《地理志》谓之“洧水”,明弘治《延安府志》载“延水在城东门外,源出安塞县西北芦关岭,东南流入肤施县境,又经延长县流入黄河,俗称濯筋水”。细数这些称谓,再查《说文解字》,我们才会真正理解这些称谓,其实都寄予了人们对延河的无限期冀。比如,“区”字繁写为“區”,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區”字从品,从“匚”,“品”意为“三口”、“众口”,引申为“食物”,“区水”即是可带来食物的水。再如“洧”字,“有”为“以手持肉”之形,意为“肉食”,“水”与“有”联合起来表示“多鱼肉之水”。“区水”、“洧水”的称谓正合了“水是生命之源”的朴素道理。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延”亦作“蜒”字,有长行、绵延之意,也有蜿蜒、曲迴之意。“延水”既切合延河一路弯弯曲曲、蜿蜒曲迴的河道走势,又切合人们希望延河水长流不消、永久为人们带来利益的美好期盼。
    延河岸边金戈铁马鼓角争鸣
    春秋时期,这里是北狄部落的居住区,属翟国。晋公子重耳就曾在此流亡十二年之久。经过多年战争后归为魏国属地,魏文候设延安一带为上郡。秦惠文王十年(公元前328年),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得魏地蒲阳。而雄才大略的秦惠王赢驷从长远考虑,积极采纳了纵横家张仪的建议,派张仪为使晋见魏惠王,主动归还蒲阳于魏,并送公子繇入魏作人质。张仪巧舌如簧,以“秦诚与魏修好,得城邑而不受,更遣质入魏……王何不送地于秦,秦魏结好,合伐诸侯。”赚得魏惠王“遂割上郡15邑于秦”。自此,上郡便改“魏”属“秦”了,这个大功也让张仪顺利当上秦国的丞相。
     待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了北击匈奴、巩固疆域,遂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兵士监修了中国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秦直道穿过延河一级支流杏子河,再沿着延河西岸二级阶地继续向北直达内蒙古包头西南,全长近800公里。自始以后,这条古道、这条延河古河道,便一直是外族南犯中原的重要通道,延安自然成为屏障中原、抵御外族南犯的边防要塞和军事重镇。
    北宋年间,西夏与北宋之间战事频繁。公元1040年3月份,野心勃勃的西夏皇帝李元昊亲率十万大军从统万城(今靖边县红墩界白城子村)出发,首个目标就是要攻取延州,这是李元昊称帝后发动的第一次夏宋战争。西夏军要克占延州,首先得攻克金明寨(今安塞城南)。金明寨守将李士彬虽与李元昊同为党项族,但却与李有世仇而不共戴天。仇敌当前分外眼红,李士彬作战异常勇猛,西夏军久攻不克。为了拿下金明寨,李元昊可谓绞尽脑汁。他先是使用反间计,介因计谋太过拙劣而被识破,后来成功使用骄兵计以破寨。大概过程是,李士彬每与西夏军交战一次,都能“俘虏”不少西夏兵,少则三五百,多则上千人,甚至双方刚交战,就有不少西夏兵主动交械投降的。多次交战后,“俘虏”兵早已超过一万多。这让李士彬骄傲到了天上,更可悲的是他竟然发放武器给“俘虏”将其全部扩充进宋军中,结果是西夏军里应外合、宋军全军覆没。
    西夏军攻占金明寨后,便继续南下至三川口(延安枣园一带,西川河与延河交汇处),得知宋将刘平与石元孙率五万增援部队将至。于是派一名细作假扮延州城宋军统率范雍的传令官南行去迎宋军,夜里遇见宋将刘平,告知说:“延州城小,令将军分兵成小队依次前行进城”。刘平信以为真,便依“令”而行,待醒悟急令人追赶前行军时,近4万多宋军却不知去向,其实这4万军士早已被西夏伏兵逐个聚歼。好在,刘平、石元孙及其先锋郭遵都是宋时有名的大将,立即重整剩余的1万多兵士赶至三川口,与西夏军在延河东西两岸对峙、激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川口战役。三川口战役中,宋军将士作战非常英勇顽强,斩敌无数,但终因敌众我寡而败,全部牺牲。三川口之战不但重创了西夏军,也为保住延安奠定了基础。据说,西夏军合围延安城7天后无功北返,原因之一是天降大雪,粮草不济;其二便是听说宋军增援部队又要到了,攻城无望才放弃的。其实,此时的延州城实际是仅有守兵数百人的“空城”。
    大爱延河
     延安城古名肤施。关于“肤施”的来历有个感人的传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曾孙尸毗,选中在延安清凉山上修炼。有一天,尸毗见一只凶狠的老鹰正在追捕一只雪白的鸽子。鸽子飞到尸毗前求救,尸毗忙把白鸽护在自己怀里。饿鹰怎肯答应?它对尸毗说,“你不是要普渡众生吗?你不让我食鸽,我就得饿死啊”。尸毗说“那给你换别的肉吧。”老鹰说“我只吃刚杀的带血的新鲜肉。”尸毗就用刀割下自己腿上、胳膊上的肉喂食老鹰。直到割下的肉与白鸽重量相同,奇迹出现了,老鹰和白鸽都不见了,天上洒下无数花雨,尸毗身体也复原如初。原来这是两位神仙化作老鹰与白鸽,在考验尸毗普渡众生的意志和诚心的。不久,尸毗便在山中坐化成佛。人们为了纪念尸毗的舍身精神,便把清凉山下这座城命名“肤施城”。
    延河之爱壮烈,无数男儿志士抛家舍子驻守边关、魂归延河,正如延河水义无反顾地汇入黄河、奔向大海,铸就了英勇无畏的爱国魂。延河之爱博大,大及国家社稷,大及天下苍生。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七月 “安史之乱”暴发。时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杜甫只得携子挈妇北逃到了富县。次年,他听说唐肃宗在甘肃灵武即位,便立即收拾行李北上,欲投奔肃宗参加平叛。年底,杜甫经过艰辛跋涉到达延安七里铺,在延河边“枕鞋夜息”。当诗人行至安塞与靖边交界处的芦关岭要塞(这里就是明弘治《延安府志》所载延河的发源地),写下了著名的《塞芦子》:“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的一万人,疾驱塞芦子……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不幸的是,诗人在此被叛军俘虏押解回了长安。投奔肃宗虽没成功,但诗人忧国忧民、杀敌平叛之情却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正如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延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把他在延安经过的川道取名为“杜甫川”,并在他睡过的地方建起“杜公祠”以纪念。
    同样,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而影响后世人的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在宋夏第一次战争三川口战役后,便被委以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而驻守延安。他增设城堡,选将练卒,“量敌众寡、使更出御”,深为西夏兵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在驻守延安期间,范仲淹感怀诗人杜甫,曾亲笔题书“杜甫川”三字刻于石崖。还写下了有名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是延安、是延河将两个不同时代、却有着共同理解和博大胸怀的两个人紧密联在一起。
    延河之爱豪迈无私,她与地球上诸多河流一样,包容天上、地上诸水,昼夜奔流不息,滋润着大地山川万般生灵,哺育着两岸黎民世代繁衍生息……
[打 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