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陕西省水利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园地
 
征 途

来源:张婕(厅网站选登)      发布时间:2018-07-27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欲?曰奋斗。”这句茅以升总结自己人生的话语也可以用以总结习近平的青少年岁月。那是政治严酷、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的年代,他经历了生活的磨砺,经过艰苦的奋斗,最终带领梁家河人民闯出了一条新生之路。

    我发现,无论是习近平个人的功成名就,还是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成功转型,都离不开一把能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它就是面对困境有正确的选择、面对磨难有不退缩的意志、面对挑战有持之以恒的信念、面对问题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青年习近平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发出了“是生存还是毁灭”的切切之问,他做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首先是在那个被撕裂的年代,他选择从北京来到被滚滚黄尘弥漫、被穷困饥饿包裹的延安;接着是从初来延安因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因不被理解的苦闷而产生的与这片土地的疏离感到选择“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庆幸的是,有了这些正确的选择,习近平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程。

    这注定是一场不平凡的历程,习近平曾接受延安电视台《我是延安人》节目专访,他说自己经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五关”的历练。梁家河原始又穷困,土窑洞里常常有跳蚤、虱子、臭虫等出没,家家户户缺衣少粮,祖祖辈辈生活的山山茆茆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就是在这干旱少雨、土壤贫瘠、山如刀削的穷沟沟,他克服了身体上的不适,干活不息力,放羊、打柴、打坝,从不叫苦叫累。尤其是打坝时,站在冬日刺骨的冰水中,从早忙到晚。没有顽强的意志是无法做到这些的。

    他又有着过人的信念,在入团、入党、求学清华时遭受了难以想象的阻力,对他来说走入团、入党以及求学的路就如同劳动时走的路那样蜿蜒曲折,但他坚定信念,从未言弃。入团申请书写了八份,递交了八次;入党申请书写了十份,递交了十次;1973遭到清华大学的拒绝,1975年再次有了报考机会,3个志愿全部填写的是清华。最终,凭着一股倔劲和坚定的信念,习近平不仅入了团、入了党,还当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并且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

    习近平曾告诉能人刘永耀“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面临巧干和苦干的选择,我们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面对各种各样具体的难题,他都能够沉下心来认真思考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并立即付诸实践之中。当年习近平为了解决社员烧柴和照明问题,决定在梁家河办沼气。沼气利用在当时是新鲜的事情,习近平两度赴四川学习经验,回来后试图亲自制造出一口沼气池,以实际成效说服了村民,还成功地解决了在整个延安地区推广沼气池面临的技术难题,成为了沼气专业户。打水坠坝时,因为与王姓村民们利益有所冲突,这一美好规划很难落到实处,习近平就让村里人都认可的红白喜事“总管”王宪平挨家挨户讲道理,最终说服大家伙,实现了在沟口修建水坠坝的愿望,为梁家河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习近平拨开重重迷雾,做出了留在梁家河的正确选择、用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高效的方法,解答自己的人生困惑,解决了梁家河的生存难题。

    梁家河村民们从习近平身上汲取力量,他们选择循着习近平的美好设想,励精图治,不断发展改革,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如今,梁家河跟上时代的步伐,大力走精细化、科技化、优质化的发展路子,成功实现了转型。

    人这一生是一场漫长而又短暂的征程,在这段征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唯有找到应对诸多坎坷的措施,我们才能过五关斩六将,让这场征程充满意义。从习近平的身上,我们找到了这把应对茫茫前路中各种困难的钥匙,那就是在人生分岔处做正确的选择,在生活的重压下砥砺前进,以最坚定的信念,以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抗争,直至成功!仅以这些粗浅体会,与君共勉!

[打 印] [关闭]